-
通溝污泥難治理?德森現場處理設備破解“淤堵”難題
在城市地下管網運維體系中,通溝污泥治理始終是繞不開的痛點。這類由泥沙、油污、生活垃圾及管道沉積物混合而成的淤渣,不僅含水量常超80%、成分復雜多變,隨意堆放易造成土壤與地下水污染,傳統填埋處理更是面臨減量化效率低、資源化利用率近乎為零的困境...
2025-08-30 -
污染地塊修復效果評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
生態環境部發布的《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(試行)》(HJ25.5-2018),解決了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的工作程序、評估范圍與對象、布點采樣要求、后期風險管理等問題。科學合理確定點位數量與位置綜合考慮修復技...
2021-02-23 -
餐廚廢棄物減量化處理迫在眉睫
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。無疑,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。守土有責,守土擔責,守土盡責。為加強對餐廚廢棄物的規范管理,凈化城市環境,解決因餐廚廢棄物不規范處置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、“地溝油”問題,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...
2021-02-22 -
針對“看不見”的土壤污染我們該怎么辦?
場地污染往往是“看不見的污染”,一旦污染,其修復既費時間又耗費大量資金。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核心依然是污染修復。場地污染修復,通常分為重金屬污染修復、有機污染修復、礦山修復、復合型修復四類。在這四種場地污染修復中,重金屬污染親情況比較嚴重,...
2021-02-03 -
警惕,土壤保護不能突破紅線
針對我國工礦企業污染、農業面源污染等問題,生態環境部明確指出,要按照“打基礎、建體系、守底線、控風險”的思路,依據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,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。首先,深入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,從源頭防控農用地土壤污染。其...
2021-02-02 -
土壤污染地塊判斷標準是什么?
土壤經調查和風險評估后,確認外來污染危害超過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可接受風險水平時,其所在場地即為污染地塊(場地);例如,生產企業遺留場地、城市垃圾填埋場與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、礦產與石油開采場地和農業活動污染場地等。近年來,我國土壤環境壓力持續...
2021-02-01 -
餐廚垃圾工藝之多,該如何選擇?
餐廚垃圾處理項目,重點是工藝選擇。現有餐廚垃圾處理主要有填埋、發電、生物柴油技術、飼料化技術、好氧微生物降解技術和厭氧發酵技術等處理技術。在選擇時要考慮很多要素,做到經濟可行、工藝可行,項目才能得以合理運行。一要考慮投資因素。投資因素是制約...
2021-01-29